第五百六十二章 跨时代的电传飞控!_鹰酱:刚建国,055驱逐舰就下海了?
笔趣阁 > 鹰酱:刚建国,055驱逐舰就下海了? > 第五百六十二章 跨时代的电传飞控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百六十二章 跨时代的电传飞控!

  西北军事试验基地的指挥中心内,方宇望着测试台上PL-10导弹成功命中目标后的数据反馈,长舒一口气。

  团队成员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,相互击掌庆祝。

  但方宇知道,歼-20最关键的技术挑战尚未解决——飞行控制系统。

  一周后,方宇站在白板前,面对着从全国各地调来的顶尖电子工程师、航空控制专家和机械工程师。

  他的手指划过粉笔在白板上画出的复杂系统框图,眉头紧锁。

  "传统的机械液压控制系统无法满足四代机的需求,

  方宇开门见山。

  "四代机需要的是全数字电传飞控,也就是'线传飞控'系统。

  "线传飞控?

  一位年长的航空控制专家疑惑地问道。

  "方总,恕我孤陋寡闻,这是什么概念?

  方宇在白板上画出一套全新的控制架构。

  "传统飞机的操纵系统是机械连杆直接控制舵面,但四代机需要计算机接收飞行员指令,经过复杂运算后再控制舵面。”

  “这样可以实现超稳定设计,让本来不稳定但更灵活的机体配置成为可能。

  电子工程研究所的张教授摇头。

  "这几乎不可能实现。”

  “就算我们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也有一个大衣柜那么大,怎么可能装进飞机驾驶舱?”

  “更不用说实时处理复杂的飞行数据了。

  方宇拿出一本厚重的笔记本,翻到一页密密麻麻的电路设计。

  "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到了。”

  “我设计了一套基于晶体管的小型计算单元,每个单元负责特定功能。”

  “虽然不如真正的计算机强大,但足以处理基本的飞行控制逻辑。

  房间里一片寂静,专家们面面相觑。

  这种技术思路太过超前,以至于让他们一时难以消化。

  如果只是用晶体管逻辑电路,没有真正的中央处理器,能否保证飞行安全?

  一旦系统失效,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方宇心中同样有顾虑,但他知道必须突破这一关。

  第一个月,团队设计了初步的电路架构。

  然而,当他们尝试构建原型时,立刻遭遇了严峻挑战。

  "方总,这个放大器电路在温度变化时稳定性太差,

  电子工程师李明指着示波器上不断波动的信号曲线。

  "一旦飞机从地面起飞到高空,温度骤降,整套系统可能会失控。

  方宇抓了抓头发,在实验台前陷入沉思。

  未来的飞控系统使用温度补偿和自校准技术,但那需要更先进的集成电路。

  用现有技术该如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呢?

  沉思片刻,方宇突然灵光一闪。

  "有了!我们可以使用冗余设计!”

  “三套完全独立的控制通道,多数表决原则。

  李明眼前一亮。

  "三个独立系统同时工作,取多数结果作为最终输出?”

  “这确实能大幅提高可靠性!

  “方总,你是怎么想出如此天才的设计来的?”

  “这、这简直就是……”

  闻言,方宇自谦一笑,摆了摆手,没说什么。

  毕竟,他总不能说,自己脑子里有一个拥有未来技术的系统吧?

  ……

  解决了电路稳定性问题,团队随即面临第二个难关——舵机反馈系统。

  传统的机械反馈已经不适用于高速、高机动性的四代机。

  "要适配四代机,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伺服电机和位置传感器,

  机械专家王工提出。

  "但现有的电机响应速度太慢,无法应对超音速飞行中的瞬间控制需求。

  方宇想起了未来的直线电机技术,但在当前条件下无法实现。

  他再次翻开笔记本,画出一种改良的永磁同步电机设计。

  "关于这一点,我们可以减小转子惯量,增加磁场强度。”

  “配合特殊的驱动电路,理论上可以使响应速度提高三倍。

  接下来的两周里,团队日夜不停地调试这种新型电机。

  实验室里充斥着电机的嗡嗡声和电子设备的滴答声。

 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,但眼神中闪烁着对突破的渴望。

  当新型舵机成功完成高速响应测试后,方宇带领团队转向第三个挑战——传感器系统。

  四代机需要实时监测数百个飞行参数,但50年代的传感器技术远远不够精确和迅速。

  "我们至少需要监测三轴加速度、三轴角速率、气压、温度、攻角和侧滑角,

  航电专家刘工列出清单。

  "现有技术难以同时满足精度和体积要求。

  方宇拿出一个小巧的金属装置。

  "这是我设计的微机电陀螺仪原型,比传统陀螺仪小十倍,精度提高30%。

  "这…这是怎么做到的?

  刘工惊讶地接过装置,小心翼翼地检查着。

  "利用压电效应和谐振原理,

  方宇解释道。

  "振动产生的形变可以被转换为电信号,再经过精确校准,就能得到准确的角速度数据。

  最后一个也是最困难的挑战是系统集成和算法开发。

  飞控系统需要处理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算法,这在没有强大计算能力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实现。

  方宇在办公室熬了三个通宵,终于想出一个解决方案。

  "我们可以使用查表法和分段线性近似,预先计算好各种飞行状态下的控制输出,存储在磁芯存储器中。”

  “飞行时只需查表和简单插值计算,大大减轻计算负担……

  ……

  经过六个月的艰苦攻关,世界上第一套四代机飞控系统雏形终于在试验台上运行起来。

  当模拟测试显示它能够稳定控制高度不稳定的机体配置时,整个团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

  方宇望着测试数据,眼神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。

  这套超越时代的飞控系统,将使歼-20成为真正的四代机,让龙国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占据先机。

 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控制台,心中已经开始规划下一个挑战——隐身涂料的研发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totallyteentravel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totallyteentravel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